<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烟台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日期:2021-12-22     

        字号:

        为深入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兴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全面创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全市要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全域创新布局,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一)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市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各种积极因素加速集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我市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山东自贸试验区“三区”之一、中韩产业园“三园”之一,发展条件良好。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发生新的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脑科学、量子科学等原创突破正在开辟前沿新方向,颠覆性创新持续涌现,技术的交叉融合催生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加速形成。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和食品安全、大气海洋等生态环境污染、重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疫情和贫困等一系列事关人类共同安危的重大问题,急需“科学答案”,携手合作应对挑战将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重塑国际格局的关键力量。

        从国内看,科技创新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国科技创新资源战略布局正在深度重构,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格局正在形成。从省内看,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省、乡村振兴等八大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同时新旧动能转换形势迫切、任务艰巨。

        从我市创新发展需求看,积极参与新旧动能转换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是我市抢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制高点的客观需要。当前,我省仍处于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发展、陆海统筹联动加速,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和省战略叠加,为我市发展提供了更大潜力、更多机遇。烟台只有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要求,做好“科技强链”这篇大文章,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强化科技与产业融合,集中优势资源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和国际创新高地,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以下简称“四市建设”),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壮大贡献烟台力量。

        (二)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烟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获得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张“国家创新名片”,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构建,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创新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创新创业活跃型城市行列。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先后启动建设,烟台市(国际)技术市场投入运营,高能级创新平台初具规模。全市新增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386个,创新平台总数达到59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0%,总额达173亿元。先后获得国家奖14项、省奖110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一等奖17项)。全市有效发明专利8563件,每万人拥有量达到12件,高层次人才总数达到9.4万人。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301家增长到1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2282家。万华化学、玲珑轮胎、南山铝业等13家企业进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1.87%提高到54.77%。新型孵化育成体系日趋完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20家,全市上市高企达到29家,睿创微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结构材料产业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加快。聚焦全市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工程、航天航空、光电、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00余项,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1257个,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探月工程、海上火箭发射、可燃冰开采、重大新药创制、铝合金材料、小麦和玉米育种等“深海、深地、深空、深蓝”重点领域构筑了发展新优势,技术“领跑”领域不断扩大,高端聚氨酯原料ADI全产业链制造成套技术、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系统总体设计技术及装备研制、全球首个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创新双靶生物制剂研制等入选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实现了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突破。

        国际国内科技合作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共建高端研发机构242个。密切与中科院合作,市政府先后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过程所等续签、新签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与“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先后与上海交大、电子科大、哈工程等高校在烟共建研究院。全面深化校地合作,支持驻烟高校加快成果在烟台落地转化,开展联合攻关项目160余项。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先后与欧美、亚太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山东(烟台)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总部、加拿大生物创新中心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机构落户烟台,组织高层次产学研对接活动120余场,实施合作项目1500余项。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韩高新技术成果对接会、中国(烟台)海工论坛等一系列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和创新环境保障不断强化,先后制定出台《创新驱动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创新发展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了重大科技攻关“揭榜制”“组阁制”,加快了在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上的突破。积极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先后推出科信贷、成果贷业务,累计帮助460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24亿元。

        “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还不强,科技创新与教育、产业的融合还不够紧密,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刚刚起势,创新生态还不够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等创新发展指标与国内先进地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牢固树立谋创新就是谋发展、抓创新就是抓竞争力的战略导向,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全面深化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创新强市建设,前瞻谋划,系统部署,赢得发展主动权。

        二、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烟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人才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市委“1+233”工作体系部署,以科技强市建设为统揽,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赋能产业为实施路径,进一步完善全域创新布局和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形成多样性、协同性、包容性的创新生态,加快将我市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和面向东北亚的国际科创高地,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统揽创新全局、协调创新各方的领导作用,不断提高科技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科技强市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创新引领。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市建设”的目标,聚焦全市9+N重点产业布局,统筹全域创新布局,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做好“强链、延链、建链、补链”的技术支撑。

        ——坚持人才为先。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坚持人才驱动发展,优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育使用机制。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创新,以高水平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开放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交流新渠道开拓国际国内科技合作,构筑开放共享的合作创新新格局。

        ——坚持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各类创新主体,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实现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着成效,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排行进入前25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突破90%、保持全省前3名,科技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和面向东北亚的国际科创高地。

        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保持9.5%左右的增长速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取得实质性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作用更加凸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加有力,实体经济创新活动更加活跃。

        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持续优化。实验室体系化布局更加合理,规上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普遍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力军作用更加显着,重点产业和领域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洼地效应更加凸显。

        支撑引领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区域创新布局和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园一业一平台”创新格局基本形成,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基本建成面向日韩、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科技规划新型科技攻关机制初步形成,科技创新领导体制和宏观协调机制更加健全,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更加高效,各类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改善。全市创新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更加活跃,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业发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更加有力,全民科普文化素质明显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1 烟台市“十四五”科技创新主要发展指标

        序号

        核心指标

        2020

        2025

        均增速%

        [累计]

         

        1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

        9.5

        预期性

        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1.44*

        2.3

        [0.86]

        预期性

        3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人年)

        47.62*

        80

        9.03

        预期性

        4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03

        10.34

        20.74

        预期性

        5

        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173

        350

        15.13

        预期性

        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54.77

        58

        [3.23]

        预期性

        7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120

        2500

        17.42

        预期性

        8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重(%

        12.8

        15

        [2.2]

        预期性

        注:*代表2019年完成数,[ ]内为5年累计数。

        三、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

        (一)发展目标

        2030年,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类科技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技术市场健康发展,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着,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显着增强,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2%。

        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显着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地位保持在省内第一层次,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进入第一方阵。建成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型社会和生态文明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科创高地。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5%以上。

        (二)发展思路

        未来十五年,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四市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聚集科技创新要素资源,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以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为牵引。面向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需求布局烟台创新链、产业链,加快以实验室体系和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超前布局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培育高端产业的技术基础,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带动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跃升。

        二是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出发,在若干领域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供给,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未来型产业和多层次科技型企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三是培养和聚集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加快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发现、评价和激励体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吸引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打造由帅才科学家、战略科学家、杰出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组成的人才队伍体系。

        四是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依托我市陆海统筹的创新基础优势,进一步发挥创新型城市、科技园区等载体集聚作用,加快推进区域创新策源地建设,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引领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五是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健全全市科技宏观统筹协调机制,提升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培育技术转移服务业态,构建满足新时代创新发展需求的现代技术要素市场体系。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生态,打造创新文化品牌,加强科研诚信管理,培育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六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为建设科技强市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加快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最大程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构建完善主体多元、开放协同的研发体系。改革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向、方式和重点领域,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发展支持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社会投入科技创新渠道,提升金融支撑科技创新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章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以战略基础前沿技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科技惠民和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主动参与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形成科技创新全面融入、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一、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实施“科技攀峰”行动,支持基础前沿研究。全面梳理产业发展源头创新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实现一批从“0”到“1”的原始技术创新突破,促进新兴交叉学科融合发展,着力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加快塑成产业发展先发优势,在更多战略性领域率先赢得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先机。

        专栏1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略)

        二、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实施“科技攻坚”行动,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强对颠覆性技术替代传统产业拐点的预判,聚焦全市重点项目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布局前沿交叉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努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一批突破性、引领型创新成果。加快构建强有力的链长制推进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以园区为重要载体,聚链成群,全面提升我市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支撑和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围绕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进程,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技术的新型体系架构以及算法模型、核心电子元器件、软件与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等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网络通讯、大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软硬件生态环境及创新应用体系,支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快速发展。

        专栏2 新一代信息技术

        (略)

        (二)先进制造

        立足全市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聚焦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高档数控装备、智慧工厂、高端分析仪器及检测装备等关键领域,开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工业互联与智慧工厂、高端分析仪器等关键装备和制造工艺,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集成设计水平,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专栏3 先进制造技术

        (略)

        (三)新材料

        面向全市重点产业提升需求,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发展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先进基础材料制备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型化工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超高清显示材料、新型合金材料、贵金属新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前瞻布局石墨烯微片及薄膜、智能仿生、纳米、生物基、新型低成本低温超导等前沿材料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发挥新材料技术在产业高端发展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专栏4 新材料技术

        (略)

        (四)新能源

        围绕全市能源结构转型、能源安全等重大需求,聚焦节能环保、清洁低碳、新能源高效开发等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先进核能、现代智能电网技术等领域关键技术,促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专栏5 新能源技术

        (略)

        (五)现代海洋

        充分发挥全市海洋资源富集和科技创新领先优势,开展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保护技术研究,重点突破深海探测、海洋运载作业、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共性关键技术,力争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显着提升海洋产业和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专栏6 现代海洋技术

        (略)

        (六)现代农业

        发挥全市农业科技和产业优势,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在全市实施“现代农业创新计划”,重点开展现代育种、高效种养殖、安全高效投入品、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农机装备及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究。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一批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农业污染控制与修复等关键技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建立信息化主导、生物技术引领、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推进现代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专栏7 现代农业技术

        (略)

        (七)现代服务业

        面向服务专业化、精细化需求,推进服务科技与应用、智能制造服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文化与科技融合、媒体融合等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强化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完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

        专栏8 现代服务业技术

        (略)

        三、发展科技惠民支撑技术

        实施“科技惠民”行动,支持公益性技术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加强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公共安全等领域技术创新,提升体系化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

        (一)生命健康支撑技术

        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重点部署疾病防控、健康服务、中医药现代化、食品药品安全和科学健身等任务,加快慢病筛查、智慧医疗、主动健康等关键技术突破,研制一批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加强疾病防治技术普及推广,构建医养康护一体的卫生科技创新体系,为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专栏9 生命健康支撑技术

        (略)

        (二)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技术

        围绕城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聚焦城市功能提升、文化资源保护需求,研发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交通、节能减排、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显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专栏10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技术

        (略)

        (三)公共安全技术

        围绕平安烟台建设,构建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科技支撑体系,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应急装备和产品,提升应急与公共安全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专栏11 公共安全技术

        (略)

        四、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全市能源结构转型、建设宜居美丽烟台重大需求,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清洁生产,加强生态环保技术攻关,推动重点产业和重要领域绿色技术提升,推动能源清洁安全高效利用,明显改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状况,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

        (一)碳达峰碳中和支撑技术

        围绕全省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需求,开展低碳、脱碳以及负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聚焦制约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能源高效开发、节约利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专栏12碳达峰碳中和支撑技术

        (略)

        (二)生态环保技术

        面向美丽烟台建设重大需求,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快突破清洁低碳与循环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和保护等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重点产业和重要领域绿色技术进步,为全市环境污染控制、质量改善和环保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专栏13 生态环保技术

        (略)

        (三)资源绿色高效开采利用技术

        围绕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着力突破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绿色开采及集约利用、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等关键技术,建成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为实现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控制等提供科技支撑。

        专栏14 资源绿色高效开采利用技术

        (略)

        五、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围绕经略海洋和“双碳”发展战略,瞄准绿色石化、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新型显示、航空航天、清洁能源、葡萄酒、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领域,做好“科技强链”大文章,集中优势力量,全链条设计、梯次布局实施一批“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通过政府公开发榜和定向委托等机制,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协同攻关,努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一批突破性、引领型创新成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通,进一步推动技术和产业的迭代升级,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

        (一)实施科技“升华”工程

        围绕绿色石化,聚焦烯烃和芳烃产业链高值利用,突破可降解纤维单体呋喃二甲酸、工程塑料单体己二胺、高性能塑料聚烯烃弹性体等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技术,带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重大新药创制,开展疫苗、抗体药物、免疫细胞等新型生物药物研发,开发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化学创新药物。瞄准具有重大前景的I类药物,开展基于新靶标、新作用机制的创新药物关键技术与临床研究。

        (二)实施科技“健康”工程

        围绕健康山东、健康烟台、医养结合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在康复工程、健康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再生医学、肿瘤防治、医养结合、医用材料、呼吸疾病、公共卫生等领域建设重点科研创新平台,推进“国际口腔医学中心”“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

        (三)实施科技“增光”工程

        围绕重大仪器装备,研制光谱类、质谱类、射线类高端仪器,微观显微成像仪器,研究LIB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双能CT、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球管等。围绕集成电路,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及应用产业链核心关键技术。围绕电子和光电材料,研发高端液晶、OLED、PI、光刻胶、聚酰亚胺和液体环氧封装材料及下游器件。围绕高清显示,研究无线传输、图像压缩与传输、影像显示、视讯信号处理等8K超高清关键技术。

        (四)实施科技“飞天”工程

        围绕海上卫星发射,开展海上发射振动冲击复杂毁伤机制、回收保障信息增效机理及体系,海上火箭发射与回收平台、指挥控制系统、海上发射火箭、海上发射卫星、海上发射环境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卫星互联网,开展空间技术、卫星应用、飞行器高端配件制造、航空航天综合服务研究,打造天、海融合的战略新兴产业体系。

        (五)实施科技“探海”工程

        围绕海工装备,加快攻克大洋钻探科考船、半潜式钻井平台、高技术船舶、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发展智慧港口、现代海洋牧场、深海与极地资源开采技术。围绕海洋生态,突破海洋生态环境检测、监测及预测、重大海洋灾害预警、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

        (六)实施科技“清洁”工程

        围绕清洁能源,研究核电新材料、核电装备、核电三废处理技术;围绕核能综合利用和应用示范,开展多能耦合互补、水热同产同送、海水淡化、大规模供热、核能安全等方向研究;研究氢燃料电池、氢能制取、安全致密输储和高效利用技术。


        第三章  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布局建设全市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一批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增强全市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能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全市战略科技力量。

        一、优化实验室体系

        以解决全市发展战略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瓶颈为导向,优化全市实验室体系布局,构建新时代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平台体系。“十四五”期间,积极参与1个国家实验室建设、建设2个省实验室,推进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整合重组20个省重点实验室、N个市重点实验室,构建具有烟台特色、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1212N”实验室体系研发布局。

        (一)积极参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

        依托全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综合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创新,在现代海洋、生命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农业等领域进行前瞻布局。积极参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围绕“大洋钻探船”“海洋航天平台”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力做好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条件保障,进一步增强经略海洋的能力和本领。发挥好绿叶制药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龙头带动作用,重点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积极组织全市优势力量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葡萄酒、轻质合金材料、高性能轮胎等产业领域,打造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重点培育建设省级实验室

        发挥全市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学科优势,聚焦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创新活动,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现代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山东省实验室和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按照“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加速基地+科研总部基地+产业发展基金”五位一体的模式,加快推进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支持驻烟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及科研优势参与省级实验室建设。

        重点引导和组织全市龙头企业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创新突破,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平移或来烟建立分支机构,主动融入全省创新体系、参与全省创新任务、贡献烟台力量。

        (三)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

        坚持建管结合、动态发展,将市级重点实验室打造成全市基础研究的主要基石和冲击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鼓励各区市整合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动力,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本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面向科技创新全链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医用材料、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先进制造、数字渔业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

        专栏15 实验室体系布局

        (略)

        二、强化技术创新平台布局

        聚焦全市传统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集聚性和开放性的技术创新平台,发挥科技创新载体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撑产业发展。

        (一)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围绕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加快“梦想号”海底钻探平台、海洋航天平台、海上卫星发射平台、深远海离岸智能自主观监测平台、海工装备陆海联调综合试验场建设,提高科研基础条件自主保障能力,夯实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物质技术基础。聚焦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合作、跨主体共建共享共用为目标的公共平台型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强化关键技术预研,完善科研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管理,健全运行维护保障机制。开展高端通用和专用重大科学仪器设计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科学仪器设备及其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培育形成一批优质资源集聚、运行管理规范、服务能力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持续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科技资源收集保藏和共享服务。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大科学项目落户烟台。

        专栏16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略)

        (二)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按照“一园一业一平台”的要求,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好科创平台引领助推经济发展作用。推动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二期(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亚欧先进海工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山东省(烟台)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辐射探测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夏普超高清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赋予平台运营管理自主权。建设国家电投核能总部、上海核工院北方分院、中核能源工程化研究中心、烟台集成电路研究院、烟台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国家烟台农业科技中心、鲁东大学公共卫生高等研究院、酿酒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莱阳梨)产业研究院、东方科技产业园、山东硅基粒子光子探测器特殊芯片研究基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胶东半岛创新中心等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重大创新平台构建现代科研管理体制,引进、培养若干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产业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实现创新突破,研究取得并落地转化一批原创性成果,带动一批高精尖产业发展。支持依托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开展成果转化、技术项目孵化、投资引导基金管理等工作,激发平台创新效能。

        专栏17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略)

        (三)高水平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需求及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创新需求,聚焦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海内外优势创新资源,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一个或若干行业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建若干技术创新中心。加强技术创新中心与实验室等平台的分工协作,吸引国内外优势创新力量协同攻关,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圈。重点在绿色化工、有色及贵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食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海洋装备、医养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50家左右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四)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紧扣传统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需求,鼓励各区市、驻烟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在烟台建设以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主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机制,建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研究院。鼓励和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独立法人机构作为主体,联合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等协作共建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鼓励共同体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运行模式,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推动制定资金、用地、期权和税收等配套政策,在能力建设、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科研仪器设备配套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00家左右,实现全市重点优势产业全覆盖,整体建设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三、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

        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加强具有地域特色的科研领域布局和特色学科建设,完善科教协同机制,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作用。

        (一)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支持烟台大学、鲁东大学、滨州医学院等驻烟高校积极开展国家“双一流”和山东省“双高”建设,支持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实现更名升格大学。支持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发展建设。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创新水平。引导和鼓励高校全面参与创新体系建设,在优化布局、分类整合的基础上,组织和支持高校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承接重大科研项目。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创新,完善对高校院所的稳定支持,促进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深度参与、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突破现有规定,支持打造“飞地”大学、探索外方独立办学。

        (二)增强高校基础研究能力

        优化高校基础研究环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凝练主攻方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战略技术问题开展基础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壮大源头创新力量,以基础性突破带动全局性创新。支持高校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探索矩阵式科研模式,提高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化程度和集成攻关能力。在应用数学、合成化学、药学、新材料、海洋生物生态等领域稳定支持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夯实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学科基础。

        (三)提升科研院所创新能力

        围绕“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目标,推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等科研院所改革。优化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功能定位,引导科研院所面向行业技术创新,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技术咨询等公共服务。推动科研院所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改革科研院所运营与管理机制,紧密结合烟台发展需求进行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用融通,稳步向国家一流的研究型机构迈进。建设中国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大学(平台)等载体,争创全国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


        第四章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提升全市企业发展活力、创新能力、竞争实力。

        一、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

        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通过股权激励、共设研发基金等手段,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创新链等资源,成立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纵向或横向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奖励“主角”。

        (二)推动企业研发机构量质提升

        推动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面向产业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分行业跨区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创新基地和载体,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创新示范作用

        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链中发挥“头雁效应”。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建立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支持链主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牵头组建大型企业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设立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的研发准备金,落实国有企业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政策。

        二、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一)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

        按照“规上企业高新化,高新企业规上化”的培育路径,遴选一批成长性好、掌握核心技术、发展潜力大的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提供靶向服务,推动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设立首席科学家岗位,与高校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按规定享受财政、金融、税收、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

        (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升计划

        遴选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采取精准措施,推动其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遴选优秀高新技术企业纳入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库,加强对入库企业的专业化服务辅导,推动更多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发展。

        (三)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计划

        聚焦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我市急需补短板的产业领域,通过“赛马制”“竞技制”的方式,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培育。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扩大创新券使用范围,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区域行业创新平台以非营利方式向中小企业开放科研基础设施。支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开展市场化技术创新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按需定制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孵化器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专业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源头培育能力。

        三、优化科技型企业发展环境

        (一)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支持龙头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行业提供全产业链、高质量的共性技术供给服务,促进科研设施共享共用。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场景应用创新中心,服务中小微企业。鼓励链主企业采取研发众包、“互联网+平台”、大企业内部创业等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强化产业链创新,共同打造无边界的产业生态圈,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二)打好创新政策“组合拳”

        落实国家关于基础研究、研发加计扣除、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投资机构加大科技项目投资力度。科研人员承担横向科研项目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在人才评价、职称评聘等方面同等对待。落实新产品保险补偿政策,对企业为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产品购买的产品质量险、产品责任险和产品综合险,给予适当的保费补贴。

        (三)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供给

        加强多部门联动,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培育推进工作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公司+股权”方式,为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菜单式服务。优化科技管理工作流程,推行涉企服务事项“网上办、智能办”。充分利用政务共享数据平台,进一步压减涉企服务事项办事环节、材料和时效,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组织开展“创新赋能进千企”活动,面向科技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服务辅导,扩大政策影响面和受惠面。

        (四)提升高水平创业孵化服务

        大力推进孵化载体建设。重点依托开发区、高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支持孵化器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能够深度对接产业、有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的孵化器,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孵化品牌。

        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模式,完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提升创业孵化的质量。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通过海外异地孵化器、企业海外研发机构、重大科研项目等渠道,吸引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携项目来烟转移转化。探索在国内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建设飞地孵化器,服务更多优质创业企业在烟对接产业配套资源,实现加速发展。


        第五章  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全面落实人才兴市战略,统筹做好围绕产业聚才、打造平台揽才、自身挖掘育才,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健全人才、科技与产业一体化推进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打造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

        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实施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计划,加大对高层次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更加注重海外人才引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力度

        尊重科研活动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聚焦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紧贴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国家和省、市各级重点人才工程为牵引,加大战略科学家、杰出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培养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上海复旦离岸孵化基地、深圳清华研究院离岸创新中心等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引进和培养以院士为代表的具有引领作用的顶尖人才团队,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加快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新高地。深度推广“人才+项目+资本”模式,提高人才引进效益,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支团队、跟上一个项目、融到一组投资、发展一个产业、开创一片市场的局面。

        (二)加强海外人才引进

        大力引进国际顶尖科学家创新团队来烟组建高端研发机构,打造“研发在外,转化在内”的人才引进模式。出台完善海外人才靶向政策,补齐海外人才引才用才要素短板。畅通海外人才招引渠道,丰富海外人才招引活动。强化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作用和驻外机构组织的媒介作用,探索形成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作体系和合作机制。“十四五”期间,力争来烟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数量累计5000人次以上。

        (三)强化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聚焦重点产业需求,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青年科学家和具有推进重大技术变革能力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发展所需的青年人才。围绕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提升需求,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力度,统筹推进青年科技人才与团队建设。全面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构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基础人才、储备人才协同发展的金字塔型人才发展梯队。以全面提升青年和青少年科技素质为中心,鼓励发明创造,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储备优秀后备人才。

        二、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发现、使用等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和政策先行先试,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

        (一)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

        树立正确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对从事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实行同行学术评价制度,侧重研究成果的质量及社会影响力;对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领域的科研人员,侧重评价其承担科研任务、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成果转化的绩效情况。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型单位自主开展评价聘用(任)工作。推动出台鼓励政策,促进全市范围内高校与企业人才的共享利用。

        (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为各类人才创造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推进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扩大高层次人才集中、创新成果突出的科研单位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面的自主权,完善人才落户优惠政策。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围绕重点行业重大需求,对掌握“卡脖子”技术或填补学科空白的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团队,开辟专门渠道,实行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创新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探索建立人才贡献分类奖励制度。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三)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

        加强人才环境和创新生态建设,健全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制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企业挂职、兼职、离岗或者在职创办企业等方式创新创业。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服务,探索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科技创新生态和宜业宜居、开放共享的“类海外”环境。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放宽急需紧缺高端外国人才和优秀外国青年人才来华工作许可条件,加大对科技人才出国(境)的培训支持力度。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储水池,储备一批“高精尖缺”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扶持,以后补助方式给予企业和高校引才用才补贴,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烟创新创业。加大人才先进典型表彰和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创新文化。尊重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研究制定人才政策体系,持续提升人才政策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力。


        第六章  拓展开放型创新发展空间

        统筹全市创新资源和县域特色,构建全域创新布局;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级,打造区域科创中心;深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有效聚集各方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打造国际创新高地;突出科技园区承载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地位,推动科技示范园区发展。

        一、统筹全域创新布局

        统筹全市创新资源和县域特色,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探索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路径,构建“一城统揽、双核引领、两翼齐飞、多极崛起”的创新格局。

        一城统揽,以科技强市建设为统揽,全面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将我市建设成为区域科创中心和国际科创高地

        双核引领,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引领,打造科技和产业创新资源集聚的科技创新核心区、示范区和创新地标。

        两翼齐飞,东翼”沿海科创走廊,以高新区为中心,连接芝罘、莱山和牟平,围绕医养健康、航空航天和海洋科技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烟台“硅谷”,推动科技设施和创新链条一体化发展,推进牟平与高新区联动发展,建设东部产业转型升级高地。“西翼”沿海智造走廊,以开发区为中心,连接福山、蓬莱、龙口、招远、莱州,聚焦绿色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聚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优势产业集群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隆起带。

        多极崛起,海阳、莱阳和栖霞加快航空航天、新能源、先进材料、高效农业等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承接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拓展区。

        二、建设区域科创中心

        烟台开发区要发挥政策叠加优势,以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示范区和创新地标为目标,加强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和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建设,规划未来科学城、科教园区、孵化基地、人才社区、公共设施配套等功能板块,主要布局“教育类”和“研发类”两类科教平台,构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政产学研融合发展,形成带动全区、辐射全市的科技创新新引擎和高端人才集中区。加强烟台国际生物药谷建设,以自主研发原创生物制药产品为核心,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创制一批重大新药品种,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多肽药物等前沿领域,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基地。

        烟台高新区要建好高端科创平台,大力招引优质产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围绕医养健康、航空航天和海洋科技等新兴产业,重点建设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平台、蓝色智谷、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中国长城(山东)自主创新示范基地、烟台机器人产业园、半导体光电产业园等特色创新载体,加快培育烟台“硅谷”,推动科技设施和创新链条一体化发展。

        统筹建设县域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各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高新区面向县域主导产业发展,采取自建或共建等模式建设产业研究院或产业创新中心,开展产业研究、应用研究和招商研究等活动,摸清产业上下游链条的产品和技术,通过“人才+项目+平台+投资”的方式,突破核心技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前沿阵地。

        三、打造国际科创高地

        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和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科技合作;支持市内拥有自主优势技术和产品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在沿线国家开展先进技术适用性研究和示范应用;依托国际科技交流活跃、合作成效显着的驻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园区、孵化器及新型研发组织等,按照“平台+人才+项目”相结合的模式,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支持企业到海外建设“研发飞地”和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境外高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来烟设立研发机构。推动中加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山东中乌巴顿国际创新中心、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力合国际先进技术创新中心、中新(山东)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总部等建设。

        充分发挥毗邻日韩、面向东北亚的区位优势,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中韩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建设中韩科创孵化合作基地、中韩高端装备国际创新中心,吸引日韩科技型企业、科研单位和知名高校来烟台设立高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进行技术转移转化;依托山东(烟台)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科技部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心;以中日科创城为载体,推动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深度合作;以中医药现代化、氢能、现代海洋、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技术领域为重点,争创对日、对韩科技合作国家级平台,积极打造中日韩科技创新合作标杆。

        深化与港澳台科技合作,鼓励本市企业在港澳台设立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等科研载体,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慧城市、生物医药等港澳台优势技术领域,鼓励企业与香港、澳门、台湾开展联合攻关。


        第七章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加强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高效衔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快完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一、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一)强化政府科技服务职能

        加快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战略规划、政策引导、标准制定、执行监督等顶层设计,完善覆盖创新全链条全周期的科技综合服务体系,科技行政管理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研发费用后补助、加计扣除等相关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建设,建立智库专家参与科技创新决策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决策的科学性。完善市级科技奖励体系,制定社会力量设奖管理办法,服务科技创新。

        (二)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为中心,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科技资源布局。深化项目形成机制改革,推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制”“组阁制”“包干制”试点。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方式,改进科研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

        (三)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机制

        强化对各类创新主体的评价。以创新质量、创新贡献和创新效率为导向,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的分类评价。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纳入对高校、科研单位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

        强化科技计划和项目评价。建立健全财政科技资金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推动项目管理从重立项、轻管理,重过程、轻结果向“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评价转变,对项目绩效开展第三方评估,对重大科创平台资金按需分批拨付,逐步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投入挂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强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符合我市特点的创新调查制度和区域创新监测评估与考核机制,着重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产出、创新环境、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政策调整、资金投向和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全市区域创新综合实力持续稳定提升。

        (四)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将科技创新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保持财政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综合采取财政无偿资助、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科创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

        完善科研投入激励政策。加大对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奖励和补助力度,加快“规上企业高新化”进程。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向基础性、公益性、前沿性项目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倾斜,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即研发经费支出只增不减、全社会研发强度只增不减。

        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探索市级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出资,成立高技术创投基金,建立财政风险补偿机制,作为引导性投资基金重点投向高成长性初创型企业,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区市根据需要设立子基金。探索成立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鼓励银行成立专门从事科技金融服务的科技支行。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采取市县联动方式,扩大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规模,提高信贷风险容忍度。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加快构建制度健全、体系完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构建全链条创业服务网络,实现科技与经济、创新成果与产业、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无缝对接。

        (一)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围绕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校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高标准建设烟台市(国际)技术市场和中国技术交易所(烟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专业园区、科创平台,加快培育一批机制灵活、服务专业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面向政府、高校院所、创业园区、企业、服务机构提供集技术成果转移、人才引进培养、海内外项目孵化、科技投融资等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赋能企业创新蝶变,打造立足烟台,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链接世界的科技资源集聚中心和科技服务创新平台。

        (二)企业主导加快成果转化

        推动企业以委托开发、研发外包、合作开发等方式,与高校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鼓励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答题”,大幅度提高科技项目企业牵头比重。推动高校院所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基于供需双方的技术领域及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进入企业,或结合企业需求转化科技成果。引导科技人员、高校院所承接企业项目委托和难题招标,聚众智推进开放式创新。

        (三)培养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

        建设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课程,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加强技术经理人培养和技术经纪人能力等级培训,优化政策引导和支持,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增设技术经纪人专业职称,培养一批专业化经纪人队伍,积极争创山东省级技术经纪人培训基地。

        (四)加快推进军民科技融合

        以无人智能装备、航天航空、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海洋牧场等领域为重点,以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为主要目标,深入推进军地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技术双向转化应用,培育一批军民科技融合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提升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加大对中国(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创新与支持中心(TISC)的支持力度,建设烟台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在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中强化重点项目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布局。参与共建胶东经济圈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产学研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推动建立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创新主体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推动国有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机制改革,扩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知识产权处置自主权。支持北极星、三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创新发展。

        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探索标准数字化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强化标准关键技术指标验证,加强标准样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要标准样品的研制,推动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与应用。在新兴交叉和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领先的技术标准。加强社会治理、民生领域、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技术标准研制,鼓励企业、联盟和社会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化程度。明确市场标准的定位,引导市场主体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纳入团体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固化和推广。

        四、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加速膨胀科技服务业。围绕加速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发挥市科技服务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桥梁纽带作用,提升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涌现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加大对科技报告、科技文献和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增加科技报告收藏量、科技文献采购量、大型科学仪器入网率,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科研设备供给方参与开放共享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利用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助力企业创新创业。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完善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成果信息开放共享机制,加强科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五、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发展。加快科学家精神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动员全社会更好理解和投身科技创新。健全学风和科研诚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改革、勇于担当的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激励科研人员及科技管理者大胆创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第八章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加强和改进对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协调,强化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的刚性约束,强化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把规划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个年度计划,明确各区市、各部门工作责任,相互协调,逐步实施,分步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市科技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委科创委办公室协调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职责,牵头推进规划实施和政策落实,做好与产业、人才、教育、知识产权等专项规划的统筹衔接,加强与各区(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同落实,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本单位、本部门科技创新发展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科技干部队伍建设

        着眼锤炼科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化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干部队伍的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和专业化能力。完善县乡科技副职选派工作,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服务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骨干作用。全面加强各级科技管理干部精准化专业化培训,打造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适应科技创新治理要求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三、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建设具有“一厅、一库、一引擎”的“科创大脑”指挥平台。通过市委科创委指挥大厅,对全市科技创新活动、科技三重工作等进行可视化展示、实时调度、挂图作战。通过科创知识库,整合科技管理系统的业务数据,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科技创新知识图谱,并进行规律、逻辑和特征的挖掘。通过科创分析引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图神经网络技术,承担文本分析、统计分析、态势感知和推理预测等数据分析功能,为科技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我市科技创新指挥调度整体水平。

        四、强化监督落实

        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评价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调研和评估,全面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合理调整修订,确保科技创新按照预期方向推进。完善科技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公众、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公众媒体对创新活动的监督作用,建立公开透明的科技监督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对举报信息进行处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